健康資訊

國內每年約十七萬人死於癌症,健保每年癌症用藥預算超過二百億元,但不少新一代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因藥費昂貴不在給付範圍內,許多未納入給付的癌症新藥價格昂貴,病人負擔不起。 醫界與醫病團體大聲疾呼,希望健保署能聽見病人需求,將癌症新藥納入給付,健保署長李伯璋強調,今年已在健保藥費總預算中,框列25億元作為癌症新藥額度。但申請納入健保的癌症新藥有廿多種,究竟要以人數多、還是病情嚴重的優先納入給付,還在討論中。 健保署統計,健保給付的癌症藥費從2000年的20億元,成長到2016年的205億元,足足增加了10倍之多,儘管健保預算年年調整,但整體藥費不斷增加,自1998年至2017年總共成長了35.5%,因此在有限預算下,除了要顧及癌症病人權益,還有其他疾病用藥,若癌症用藥給付增加,勢必會排擠其他用藥給付,使得其他藥價必須下調。 而健保署近日討論新的MEA(藥品給付及藥價返還)制度,各界已有共識。李伯璋解釋,就像是鄉下水果商的行銷口號「西瓜不甜不用錢」,也就是若癌症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必須保證要有比原來更好的療效,例如存活率更高,這樣才能證明新藥對患者有效,否則健保花了那麼多錢,卻沒有實質效果。 至於如何證明療效,李伯璋說,藥廠須提出病患使用新藥的整體存活期中位數,若患者用藥療效或存活期比中位數高,才能認定有效,若新藥無效,則健保不給付,或是減少給付比率,需由藥廠自行吸收。 李伯璋說,目前有廿多種癌症新藥向健保署提出納入給付,但還須經過審查與討論,因此有哪些新藥今年會納入健保給付,仍待討論;不過健保署已在今年的藥價總額中,框列了二十五億元作為包括癌症新藥等新藥給付額度,但在有限總額內,也呼籲醫師能夠做到「不必要的藥就不要隨便開」,避免資源浪費,才能讓更多民眾受惠。 李伯璋強調,癌症用藥已是醫療行為的結果,更重要的是醫師應整理訂定各種癌症的專業治療指引,不能一種癌症有十種治療方法,讓癌症病人為求一線生機四處求醫找仙丹,醫療資源要有更合理的分配必須從源頭做起,才能提供癌症患者更好的治療品質。 為了節省藥費支出,李伯璋表示,在醫師端,健保署建立雲端藥歷,在同院所重複開藥,系統就會跳出警示,如此就可減少不必要的重複給藥,另外在病人端,也實施部分負擔制度,除了慢性病用藥外,其他疾病患者領藥的藥費上限最多200元,若是使用者付費,就會更珍惜藥品資源,不會拿了藥回家卻擺著不吃。 https://udn.com/news/story/11318/3107581

50多歲的阿燦,年輕時「性」致勃勃,幾乎每天都要,常讓另一半大喊吃不消,步入中年之後,夫妻在性事主導權上敵我消長,妻子性欲高漲,經常明示、暗示著「官人,我還要」,他則變成小孬孬,想盡理由,就是不想上戰場。 陰莖水腫、睪丸縮小 肝硬化作怪 年初,陰莖、包皮等生殖器逐漸水腫,睪丸體積明顯變小,連老婆都發現他下半身開始異常,強拉著他就醫,超音波檢查結果確診為肝硬化。 「肝病也會影響性生活」高雄榮總泌尿科主治醫師簡邦平表示,臨床證實,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與糖尿病、腎臟病、肥胖等疾病,為導致陽痿的重要因子,事實上,持續的肝纖維化硬化,也會提高性功能障礙風險。 簡邦平說,曾經收治過中年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到診間時,抱怨自己越來越不行,脫下褲子後,包皮、陰囊居然水腫,如同泡過水的豬頭皮,除了外觀怪異,陰莖唯一功能就只有尿尿,無法勃起。 慢性肝炎又嗜酒 床上遲早不行 研究證實,「上硬就會下軟」,如果肝臟硬化,陰莖就會軟掉,很難硬得起來。近幾年,多篇國外研究發現,早期肝硬化的慢性肝炎患者出現陽痿不舉的盛行率,遠高於沒有肝炎的男性。 臨床研究還發現,男性肝衰竭越是嚴重,蛋蛋(睪丸)就越會縮水變小,不管是B肝、C肝、酒精性肝炎,均為陽痿的風險因子,如果肝炎病人又愛喝酒,則床上表現更是不行,而年齡、纖維化程度都是肝病患者性功能障礙的重要指標。 肝臟纖維化 造成男性荷爾蒙低下 據統計,肝病初期男性的陽痿發生率,和無肝病者差不多,都在2%,一旦肝病持續進展,肝臟纖維化、硬化,體內荷爾蒙就會出現變化,男性荷爾蒙下降、女性荷爾蒙上升,因此,現睪丸功能障礙、體毛減少、乳房增大(男性女乳症)、性欲減少、性功能障礙等等。 臨床觀察,早期肝纖維化男性患者在性愛表現上還算差強人意,可以勉強應付。如果肝纖維化影響到荷爾蒙分泌,造成男性荷爾蒙低下,此時,通常沒有什麼性欲,即使另一半挑逗,陰莖也會半軟不硬,草草了事,或半途而廢。 發現性器異常 趕緊就醫檢查 一旦肝臟硬化,就會陸續出現腹水、各器官水腫,容易疲倦,身體極度不舒服,就有男性患者因腹水嚴重,挺著大肚子,小弟弟看似萎縮,成為肚腩下的小小裝飾品,中看不中用。 簡邦平說,「幸福完美的性愛,可視為健康的一大指標」,這代表身體健康才能保有欲望。如果自覺床上功課表現大不如前,甚至連蛋蛋都逐漸變小,陰莖包皮水腫,就應該提高警覺,盡速到院檢查身體,找出病因。如果真是肝疾所引起的陽痿,務必趕快接受治療,如果放任肝臟功能持續惡化,未來恐將「無望再舉」。

尿泡沫持續時間長、久久不散去可以作為判斷早期腎臟疾病的一種簡易眼觀方法。但是,要想確診尿毒症,還需要同時兼具以下特徵應考慮為尿毒症,並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5種人應警惕尿毒症! 1、小便帶血 泡沫經久不散 當發現小便中帶血,或尿泡沫經久不散的時候,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尿常規、腎功能五項等,如果指標異常,建議做腎穿刺病理檢查。 2、尿路結石病史 曾經患過尿路結石,經過3-6個月治療后還需複查,主要是預防慢性腎盂積水。 3、腎病病史 建議3個月複查一次,並在醫生指導下積極配合治療。因為無論哪一種腎臟疾病的持續惡化,均能夠導致發展為尿毒症。 4、糖尿病病史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應定期複查腎功能?因為糖尿病終末期,容易合併出現糖尿病腎病,持續下去可以引發尿毒症。因此,番茄醫生提醒,科學用藥,科學降糖才能夠控制好血糖水平,對於預防尿毒症也有積極意義。 5、高血壓病史 對高血壓患者來講,終身服藥控制血壓的目的並不單純局限在血壓。血壓的合理控制,有助減輕腎臟負擔,對預防腎病,尤其是預防尿毒症出現有著重要價值。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2015年新增的癌症病患高達10萬5156人,人數再創新高,平均每5分鐘就有1人罹癌,也刷新「癌症時鐘」最快紀錄,比起2014年,國人罹患癌症的速度更快上6秒。依據新增人數排名,十大癌症分別為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甲狀腺癌、食道癌。 想要遠離癌症的死亡風險,其實牽涉的層面、關鍵相當多,只要掌握以下3原則,就能聰明抗癌。 第一,把握治療黃金時間 對於確診癌症的患者來說,一開始心情大多相當震驚,甚至無法接受而選擇逃避,以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的乳癌為例,許多患者甚至會拒絕治療,直到患部潰爛才願意就醫,其實治療癌症最關鍵的就是與時間賽跑,例如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的大腸癌,若能及早治療,存活率還是相當高。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林英欽醫師表示,若已確診罹患癌症,最重要的是把握治療黃金時間,趕緊先接受治療,就算想要尋求更好的治療,也建議同時一併進行,不要耽誤治療時間,也不要孤注一擲,確定轉診或轉院時,再把相關病例、治療紀錄一併轉過去,才不會延誤治療時機。 第二,尋求第二意見 十大癌症中最具致命性的莫過於肺癌,已經連續10年蟬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首,但在確診之前如何診斷,就相當重要。舉例來說,有吸菸習慣者若要進行胸部X光檢查,大多會發現肺部充滿許多陰影,但只要出現陰影就要進行切片檢查嗎?倒也未必。 就曾有一位肺癌權威醫師私下透露,有經驗的醫師可以分辨肺部陰影的差異,明顯像似腫瘤的陰影才需要進一步切片檢查,患者不必冤枉挨刀。另外,癌症治療已經逐漸趨向個人化治療,乳癌、肺癌藥物都多達數十多種,可以先基因檢測區分癌症類型,甚至進行免疫藥物治療,尋求長期、有效的治癒機會。如果以上治療方式都不可行,也可以尋求符合研究條件的實驗計畫,找出更多藥物治療的可能性。 所以,找到適合的醫師相當重要,這裡所謂的「適合」,並非一定是指「名醫」,而是能真正符合患者需求的醫師,所以若要進行重大手術或關鍵診斷時,可以多尋求第二意見、甚至第三意見,但還是要把握時間,盡快確定未來的治療方向。 第三,定期追蹤不逃避 許多癌症患者初確診時,會很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與追蹤,但是隨著治療療程結束,恐懼感就會逐漸淡化,一廂情願認為自己已經痊癒,而不再定期追蹤,甚至恢復過往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男性患者居多的口腔癌,許多患者都是反覆復發,很多剛確診的初期患者,治療後便又開始恢復吸菸、喝酒的習慣,而且也沒有定期回診,等到癌症再次反撲時,病況已經惡化至不可收拾的地步。另外,許多癌症與基因遺傳有關,如果有明顯家族史傾向,家人也要定期追蹤檢查,不要抱著鴕鳥心態逃避。 其實,癌症幾乎已經成為現代人一定會面臨的疾病,有些癌症更是無從預防起,例如最近發生率激增的肺腺癌,絕大多數都是沒有吸菸習慣的患者,雖說可以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預防,但也不建議過於頻繁檢查,所以建議定期健檢預防癌症,若是真的罹癌,也要堅強面對、積極治療。(撰文:特約記者程文欣) http://www.nextmag.com.tw/realtimenews/news/394326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2018年5月14日 上午12:00 癌症蟬聯35年,去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占47760人;每五分鐘有一個新癌症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院長許中華表示,癌化定義是指身體某部分細胞處於惡劣環境造成基因變異,細胞生長與分化失控,癌症前期與癌細胞分泌生長激素,刺激本身與鄰近細胞生長,慢慢形成腫瘤。 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身心健康快樂生活」公益系列講座,邀請許中華教授主講「癌症防治快樂生活」。 罹癌代表身體負荷不了了,失去平衡已經很久了,很像土石流。會給予警告,告知你要休息了,要去改變。中醫重視整體調治;西醫重視微觀分析,但也越來越重視整體觀;透過臟腑經絡理論,中醫藥療法可以更掌握病情;如肝癌與脾虛、放療與陰虛。 新手癌友如何攀越癌症這座大山?許中華院長表示,療程就像爬山一樣,在爬山時最好要先找好響導;面對治療時要有同伴一起爬;請教爬過山的人;合宜的時間、天氣;一本登山手冊;上坡、下坡是正常;無法征服;和平相處、各安其位。 就算五年存活率只有1%也不要輕言放棄,建議,只要看成功的1%的人,去變成那1%的人,接受全方位的治療、有信仰的人、有信心的人、有心念的人、放下的人。全方位治療包括:一、身體交給醫師,要動、放鬆;二、心裡要安心、靜心’寬心、放心;三、心靈要有依靠、寄託、正教信仰、放空。 中醫扶正的含意:陰陽平衡、注意個體、和諧、飲食、生活、運動、睡眠、情緒、全方位。扶正與驅邪,「正氣內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氣必虛」,正氣為本,邪氣為標;攻邪之藥會傷正氣,扶正太急也會留邪;中醫藥長於扶正固本,西醫療法長於驅邪。 癌症中西醫結合治療之優勢:減輕癌症病人在放、化療中毒性反應;增強放、化療之敏感性;中醫藥在手術前後之應用加快手術後之康復;減輕癌症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質量;降低復發和轉移,提高長期療效。 https://tw.news.yahoo.com/治癌西醫重微觀分析-中醫重整體調治-160000382.html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2018年5月28日 上午7:20 【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性功能障礙是許多男性心中說不出口的痛!中醫師指出,無法勃起或是早洩,在中醫觀點上,都屬於腎氣虛,想改善就要調體質補腎氣,建議就醫檢查之外,平日也可透過食療、藥膳茶飲,以及3穴位養生按摩改善症狀。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旺全指出,男人最怕「小弟弟」出問題,一旦發現自己竟然開始「力不從心」,那種恐慌、羞愧的感覺,猶如戰敗的公雞,不僅容易影響兩性關係,甚至連工作也無心,整個人生都可能大受影響。 性功能障礙 中醫食補調體質 從中醫食補觀點來看,早洩、滑精、不持久等症狀,偏向陽氣虛衰,可用中藥六味地黃丸調養體質,同時平日可多補充韭菜、薑或胡椒、花椒等辛香調味料,達到溫通陽氣功效;另外,牡蠣、貝類等帶殼海鮮富含鋅,也可補充男性陽氣。 在心理因素方面,若擔心是緊張、壓力使雄風受損,不妨按摩或喝點小酒調適心情,或用有通經絡功效的薑黃、龍骨或牡蠣等中藥材,如體質偏燥則可用珍珠粉,有助調節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更利於放鬆神經,提升性慾改善症狀。 腎氣陰陽虛 中醫助雄風 陳旺全強調,從中醫辨證理論發現,性功能主要與腎氣不足及個人體質虛寒有關。腎主命門之火,「腎陽」主要影響性行為功能,例如陽痿、不舉;「腎陰」則是製造精卵的生殖能力,如不孕症、精蟲活動力不足等。 而古籍《內經》也提到,16歲是腎氣最旺盛的時候,56歲後開始走下坡,因此年齡往往是影響腎氣的因素之一。雖然性功能會隨著年紀增長,逐步走下坡,但根據中西醫論點,還是可從飲食,以及良好生習慣,輔助重建男性雄風。 壯陽妙方:1茶飲+3穴位 改善性功能/淫羊藿茶 材料:淫羊藿20g、肉蓯蓉5g。 做法:所有藥材沖入600c.c.滾水,悶5分鐘去渣飲用。 功效:淫羊藿溫腎助陽、肉蓯蓉補腎助陽。 飲用時機:每1至2日1杯。 適用症狀:腎陽不足,伴隨頭暈腰痠、怕冷、精神不濟、容易掉髮等症狀。 注意:火氣大、體質燥熱者不適合;平時可食用羊肉、鹿茸。(食用前請先諮詢中醫師) 1. 湧泉穴/補腎固元的「長壽穴」 位置:湧泉穴位於腳底中線前1/3交點處,即當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 功效:湧泉穴是腎經的首穴,可使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神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 2. 太溪穴/匯聚腎經元氣的「長江」 位置: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用手指按揉有微微的脹痛感。 功效: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是匯聚腎經元氣的「長江」,具有明顯提高腎功能的作用,建議17至19點時按摩的效果最佳。 3.關元穴/封藏一身真元之處 位置:位於腹中線上肚臍眼正中直下3寸處。 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是人身上元陰、元陽的交匯之處,也是元氣的關隘。刺激關元穴,可以使腎氣活躍、補充腎氣。 【重振男性雄風小叮嚀】: 除了調整飲食,運動能增強肌耐力和血液循環,有助勃起功能;充足睡眠也有助受損的血管獲得良好修復;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避免血液濃度過高,影響血管功能;更重要是保持良好心情,時時刻刻保持正面的想法。提醒如果有性功能問題,要積極正視它,並進一步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與治療。 https://tw.news.yahoo.com/小弟弟垂頭喪志-1茶飲-3穴位-重振男性雄風-232000354.html

研究:男性有勃起障礙 罹患心臟病、中風風險恐增2倍 很多人都熟知以下因素增加心臟病發作:體重過重,高血壓或高膽固醇、吸菸和運動不足,但最新研究直指另一個因素應加入,就是男性性功能勃起障礙。 在美國,20歲以上的男性中約有20%患有勃起功能障礙,年長男性更是發生率高,原因包括緊張、壓力,以及跟血流、腦神經相關的生理因素。 以前的研究已經將導致心臟病的相似危險因素與勃起功能障礙聯繫起來,包括肥胖、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高膽固醇、缺乏運動和吸菸。但是科學家難以確定勃起困難是心血管有問題的表現,還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兇手。 在最新的研究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Ciccarone心臟病預防醫學中心臨床研究主任布拉賀(Michael Blaha)與團隊在一千九百多名年齡在60至78歲之間的男性,調整了肥胖、吸菸、高血壓和高膽固醇等因素對勃起功能障礙和心臟病的影響後,做了最嚴格的分析,最終發現光是勃起功能障礙本身就會引起心臟病風險較高,發生中風或死於心臟問題可能兩倍於別人,刊登於《循環》期刊2018年六月。 勃起功能障礙確實是引發心臟病的危險因素 布拉賀說,這個發現結果應該用來警告男性以及治療他們的醫生,因為目前的心臟病治療指引尚未將勃起功能障礙列入危險因素。 這意味治療男性的泌尿科醫師應該願意將他們的患者轉診給心臟科醫師,心臟科醫師也應主動詢問病人的性功能狀況,以及時評估是否患有早期心臟病。英國已經將勃起功能障礙列為心臟病風險計算的一部分,美國應該在下一次心臟風險建議中,提出類似的改變,或有可能幫助減少心臟相關疾病死亡率。 布拉賀強調,治療勃起功能障礙不是治療心臟病的方法,像偉哥這樣的藥物只能治療陰莖異常勃起,但不能解決潛在的心臟相關問題。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7422

健康傳媒 凌芸斐/台北報導 -2020-01-21 15:01:00 目前現代醫學對於肝硬化還沒有研究出能完全治癒的藥物,認為肝硬化是無藥可醫的,導致許多病患只能被動地等待追蹤檢查的結果,錯過治療黃金期,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但事實上,一旦得知罹患肝硬化後,應積極尋求專業醫師的治療。有數十年臨床經驗的中醫師莊振杉表示,若肝硬化患者即時透過專業中醫師以中醫藥調理積極治療,病情是可望大幅改善。因次呼籲患者千萬不可放棄,除了要耐心治療,也要改變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等,很快就能讓肝臟細胞再生並好轉。 肝是沉默的器官,沒有痛覺神經,從肝發炎到纖維化,甚至肝硬化的過程中,時間長度從3、5年,甚至數十年,患者都不易明顯察覺。莊振杉表示,多數民眾是透過健康檢查,才無意中發現自己肝有問題,或是身體發生異樣比如說:體力減退、疲倦、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脇肋脹悶疼、黃疸、甚至腹脹水腫、出血、昏迷休克後,就醫才得知肝已出現硬化。 造成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其中以B型肝炎、C型肝炎及酒精性肝炎最為常見,其他如膽汁分泌異常、脂肪過高、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體內有肝吸蟲、血吸蟲等寄生蟲影響;自體免疫異常,都可能造成肝臟持續發炎,進而纖維化甚至硬化。因此,若不正視疾病、積極治療的話,等病情加重時恐導致胃或食道靜脈瘤破裂出血,引起大吐血或血便,腹膜炎、敗血症,及肝腎性水腫障礙、肝腦病變、脾腫大,甚至併發肝癌,治療上更加棘手。 莊振杉曾診治1名53歲,罹患酒精性肝硬化、肝腎徵候群的男性病患,主訴為服用降糖劑和高血壓藥物多年,求診時食道曾出血結紮3次、有貧血、疲倦、腹水、下肢水腫等症狀。經診斷,發現右脈象浮濇微上擊;左脈沉緊濇微結,舌苔黃膩厚,經以中醫藥方,治療3個月後,至醫院檢查證實肝細胞已大部分修復、腹脹、腹水、下肢水腫已完全消除。 目前現代醫學治療肝硬化並無特效藥,無法將硬化的肝臟細胞軟化、修復、再生,最好能尋求專業的中醫師評估、治療。在治療期間,須遠離可能造成肝硬化的不良習慣,如大量飲酒、自行服用偏方或濫用藥物等,以免症狀持續惡化。患者應維持生活作息規律、飲食均衡,並多攝取新鮮天然的食材、避免加工製品。莊振杉指出,在肝纖維化、肝硬化的初期,尋找專業中醫師透過中醫藥直接治療是最好的時機,持續治療約3至6個月都能獲得很大改善或痊癒。 杏菖中醫感謝各媒體報導

中醫師莊振杉提醒,口腔癌的好發部位容易發現早期病變,若發現口腔內有白斑或紅斑,有極高的機率是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徵兆,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圖/莊振杉醫師提供)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公布108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已連續38年蟬聯首位,其中口腔癌的平均死亡年齡僅54歲,較其他癌症提早了10年以上,屬年輕型癌症,且發病到死亡的時間較短,而香菸與檳榔就是口腔癌的最大兇手 中醫師莊振杉表示,口腔癌是發生於唇部、頰黏膜、牙齦、舌部、口底、顎部、口腔內膜的惡性腫瘤,好發部位以頰部黏膜最多,其次為唇部、舌側、舌尖、牙齦、口腔內膜。雖然發病到死亡的時間較短,但在所有惡性腫瘤中,口腔癌算是最容易治療的癌症,當你發現口腔內無論是唇部、頰黏膜、牙齦、舌部、口底、顎部等發生異樣,請立即找專業醫師檢查,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就會獲得完全痊癒的機會。在臨床上,中醫藥配合現代生物科技的技術,不但能快速控制和改善,而且初期口腔癌患者的痊癒率幾乎接近百分之百。 然而口腔癌初期不一定會有疼痛或出血的情形,容易使人輕忽,就醫時往往已到癌晚期。莊振杉認為,應加強民眾對於口腔癌早期徵兆的認知,當口腔黏膜出現白斑或紅斑時,可能是口腔癌的癌前病變徵兆,有白斑的人約有2%至3%的機率轉變成口腔癌,紅斑更有高達65%的癌變機會。因此當口腔出現白斑、紅斑、超過2周以上的潰瘍、硬塊,或有燒灼感、粗糙感時,便應趕緊就醫。 目前西醫治療口腔癌以外科手術、放射性治療及化學藥物治療為主流,並以手術切除為主,部份有高危險復發因子的患者,會在術後給予輔助性的放療或化療。莊振杉指出,一般而言,口腔癌在治療後仍有復發的機率,且許多患者在接受化放療後,出現腸胃不適、噁心、嘔吐、血球低下等副作用,此時若能以中醫藥調理,不僅能快速改善這些不適症狀並恢復患者體力,且能修復已被破壞的細胞,提升免疫這樣才不會復發或轉移並獲得良好的預後。 莊振杉說明,中醫治療口腔癌,患者應先備妥現代醫學檢查報告及各項血清生化檢驗數據,因病症複雜,中醫師需先看過檢查報告及檢驗數據後,才能做詳細的診斷評估,對症下藥,盡快改善患者病情。 莊振杉舉例,曾有1名47歲男性口腔癌患者,手術治療後仍不斷復發,來求診時右上唇還有2顆腫瘤,經診斷後給予十六味流氣飲、紫根牡蠣湯、夏枯草、浙貝、養心湯、半枝蓮等加減,食後予消積飲,治療約半年後治癒且不再轉移。另有1名66歲男性舌癌患者,求診時舌頭疼痛難以吞嚥,經4個月中醫治療後已修復完全,這幾年追蹤未曾發現復發或轉移。 莊振杉提醒,任何疾病都是預防勝於治療,平時應避免抽菸、嚼檳榔,注意口腔內是否有不良的假牙或牙齒對組織產生摩擦,避免太過辛辣、滾燙等會刺激口腔黏膜的食物,也可適量補充維他命C,維持口腔的良好環境,就能防止口腔癌。 NOW健康 Yahoo Sina新浪 PChome Life HiNet SETN三立新聞網

中醫治療肝炎是以抑制病毒、提升免疫力、修復壞死細胞。(圖/ingimage)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年約34歲的周先生,上大夜班生活日夜顛倒,每天精神倦怠、腰痠,工作效率差,到醫事檢驗所抽血檢查發現肝臟發炎,肝指數GOT52、GPT100 ,黃疸指數過高且腎功能指數異常。收治周先生的中醫師莊振杉表示,病患前來就診時神疲倦怠,並有眼白微黃、口乾、小便量少起泡及大便不成形等症狀,脈象關浮緊濇,經中醫對症下藥後,1周精神就有明顯改善,治療3個月後,經檢查肝功能GOT17、GPT24,腎功能也恢復正常。 中醫將肝炎分2類 抑制肝臟病毒是治療首要 中醫臨床治療將肝炎依成因分成2大類:病毒性肝炎與非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又可分為急性與慢性,當病毒在體內開始活動,便容易造成肝臟發炎,慢性肝炎常見如B肝,中醫治療的首要目標在於抑制病毒活動,修復壞死細胞,讓肝臟功能復原。 莊振杉指出,中醫藥結合現代生物科技,萃取出植物中的多醣類、蛋白質類、胺基酸類、菌絲類的特定元素,配合複方珍珠草,靈芝微分化、以酵素導引進行清熱解毒、養分補充,能有效抑制病毒活動、修復受損細胞、提升免疫力,治療有效快速。 肝是沉默的器官 應定期檢查早發現才能及時治療 肝臟沒有神經,即使發炎也不會疼痛,當身體出現異狀時,通常已是嚴重的肝硬化或是相當大顆的肝腫瘤。慢性肝炎會因為肝臟反覆發炎,肝細胞會壞死、變形、變硬,可能演變為肝硬化,嚴重甚至變成肝癌。 中醫藥治療肝病是以抑制病毒、著重免疫調節、修復壞死細胞、以達肝臟痊癒。莊振杉提醒,定期檢查肝功能才能盡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一旦發現肝發炎、肝纖維化或肝硬化初期,中醫治療3至6個月,通常都能獲得很大的改善或痊癒。 NOW 健康 三立新聞 台灣醫級幫 Yhaoo yahoo手機 LINE TODAY HiNet PChome Life match生活網 Zi字媒體 sina新浪 OPEN POINT ET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