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檢治療標準化 8癌症可預防
【本報台北訊】「防癌關鍵,禁菸絕對是重點。」一名美國醫師於一九七六年推動每周四停菸(Smoke Out)活動,幸運帶動全美禁菸風氣,二十年後的全美全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明顯下降。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表示,「美國做得到,台灣應該也要做到!」他將積極試推屬於台灣的停菸活動,呼籲吸菸民眾每周四停菸,甚至能夠戒菸。 黃達夫指出,抽菸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只要努力禁菸,有效預防肺癌及呼吸道癌,因體內器官互相影響,也有助預防其他癌症的發生。 黃達夫說,檢視美國近三十年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在一九九○年代呈現明顯下降趨勢。特別是一九九一年到二○一五年之間,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二十六,約兩百多萬人免於因癌症死亡。反觀台灣,雖因治療技術進步,癌症死亡率慢慢持平或走下坡,但一九八○年到二○一五年的全癌症發生率依舊是逐年攀升,令人憂心。 此外,空氣汙染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和抽菸一樣危險。黃達夫解釋,PM2.5從呼吸道進入後,會經由血液輸送到全身組織器官造成發炎,是誘發癌症發生的危險因子,「所以汰換老舊汽機車等空汙防制策略,必須落實」。 黃達夫說,目前有八種癌症可預防,,包括肺癌、肝癌、胃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口腔癌、皮膚癌及泌尿系統相關癌症,只要將預防、篩檢及治療標準化,民眾不須要付出生病代價,受治療之苦。 防大腸癌 素食多運動 日前一名愛好運動的醫師,最近半年,他感到運動時的體力不如以往,平日也容易疲倦。就醫發現,原來是因為罹患大腸直腸癌。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表示,大腸直腸發生惡性腫瘤時,可能致使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型態異常、腹痛、貧血等症狀。他建議,即使沒有任何危險因子,四十歲後都宜每兩年自費進行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即使每次檢查皆無陽性反應,年屆五十歲,仍應作一次大腸鏡檢查。 陳建志說,研究證實,多吃纖維食物、減少紅肉及脂肪攝取、多運動,可有效防止大腸癌,呼籲民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512210
防癌秘訣 多蔬果天然食材.少吃加工品 睡眠很重要! 中醫:作息影響內分泌經絡 肝氣鬱結影響血氣代謝 中醫:好心情助防癌
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讓民眾好擔心,中醫師表示,其實防癌很簡單,首先就是要吃得健康,早睡早起,另外,長保樂觀好心情也很重要,不要讓負面情緒積在心裡,造成肝氣鬱結,氣血不順,影響健康。 熬夜追劇,就是捨不得睡,肚子餓了來點炸雞漢堡墊墊胃,生活作息不正常,含糖飲料不離身,若是養成這些習慣,要小心,癌症悄悄找上門。衛福部107年統計資料顯示,癌症位居十大死因榜首,讓民眾聞風喪膽,但別擔心,想遠離癌症,有撇步。防癌大作戰,就從生活習慣開始,除了多吃全穀物、蔬菜水果,少吃速食、少喝酒,含糖飲料也是大忌,甚至加工食品,像是香腸火腿,都容易含有治癌物,全都得說不!另外,早睡早起,更是防癌的不二法門。中醫講求陰陽調和,有正確作息,才能穩定內分泌系統,肝臟也能好好排毒,另外,您知道嗎?其實笑口常開,也能防癌。時常微笑,保持好心情,怨氣別積在心裡,有時間就出門走走動一動,別宅在家裡,每個生活小習慣,都能成為防癌大功臣。 新聞來源:https://www.ttv.com.tw/news/view/10808250004600N/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