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口腔癌存活率高,越早接受正規的中醫藥治療效果越佳。(圖/ingimage)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樂壇才子陳昇日前因例行健檢,檢查出口腔腫瘤,不得不宣布原訂於年底開辦的跨年演唱會無限延期,震驚樂壇。口腔腫瘤是指口腔內的軟、硬組織出現不正常的增生或病變,腫瘤若為惡性,便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口腔癌。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顯示,民國108年,國人10大癌症死因的第5位便是口腔癌。 對於治療口腔癌,一般民眾第一個想法便是須接受西醫的標靶與化療。對此,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醫師表示,口腔癌好發於舌、唇、齒齦、口腔內膜、咽、喉等部位,影響範圍包含發聲、吞嚥、咬合、美觀等問題。其生長部位肉眼可見,中醫藥物可直接觸及,通常預後佳,因此若檢查為口腔癌變,經專業中醫師診斷評估後,也可考慮採取中醫藥治療。 莊振杉醫師指出,若癌症病灶已發生嚴重出血、劇烈疼痛者,則可由中西醫合併治療,已經手術、化療、放療者,也可藉由中醫藥進行傷口修復,增強自體免疫能力,以避免復發或轉移。 門診中曾收治1名50多歲口腔癌中晚期的中年男子,因長年咀嚼檳榔的習慣,後被診斷罹患口腔癌,經手術後仍有語言與吞嚥障礙,經中醫診斷,其脈沉緩濇,給予處方紫根牡蠣湯、十六味流氣飲、夏枯草、浙貝、蒲公英、半支蓮、消積飲等,持續服用4個月。持續追蹤至今,癌症並未復發,且語言表達與吞嚥進食也有長足的進步。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除了治療口腔癌以外,對於術後調理也有提供完整的輔助。多數口腔癌患者在接受手術後會引發粘膜炎,導致黏膜潰爛、傷口疼痛,也因此無法正常進食,獲取足夠與均衡的營養而影響復原。莊振杉醫師建議,可採用中藥調理與修復潰爛的黏膜,緩解手術造成的腸胃不適與噁心等副作用。並藉由調理脾胃,讓患者的消化吸收恢復正常,取得足夠的自體免疫能力。 最後,莊振杉醫師也提醒,即早發現、即早治療幾乎是適用於所有病症的黃金準則。民眾一旦發現口腔內有顏色改變(紅、白斑塊)、腫塊、潰瘍等,持續超過2周不見好轉,就應立即就醫檢查。特別是平日有吸菸與嚼食檳榔習慣的高危險群,更應特別留意,必要時應進行病理切片檢查,因為這些都是口腔癌的典型症狀。菸酒、辛辣刺激與滾燙的食物,在長期接觸下都有可能因過度刺激口腔黏膜誘發口腔癌,提醒民眾需盡量避免。

身體組織的正常細胞在凋亡後,會有新的細胞產生出來,在原來的位置發揮原先的功能。細胞的癌化是指細胞發生變異,產生持續增生的現象。新增的癌細胞分化很差,無法執行原先細胞的功能,也無法被正常地清除與取代,就形成了腫瘤。 腫瘤如果生存在有空腔的環境,在形成的初期,無法被察覺。因為身體不會有疼痛或不適的反應,等到腫瘤開始變大,就會開始壓迫周邊的組織,沿著較容易突破的路徑生長。古人觀察到腫瘤就是一個瘤體堅硬有多重觸手的變異組織,外型跟螃蟹一樣,所以癌症的英文就是Cancer。 腫瘤增生的過程,如果侵蝕到血管跟神經就會出現出血與疼痛的症狀。增生過程也會持續壓迫或周遭血管,造成鄰近組織缺乏氧氣與營養,造成壞死最終被癌細胞所取代。有些癌細胞會產生破壞細胞膜的酵素,破壞臨近的組織並穿透基底膜造成浸潤的現象,此外細胞癌化後的特性就是具有移動性,容易脫離原先的位置,透過侵入或滲出,移動到附近的組織,等到抵達淋巴或血管就有開始有遠端轉移的能力。 如果沒有減肥卻出現體重減輕、或是在頸部鼠蹊部股溝摸到不痛的腫塊、不明的出血、久不痊癒的潰瘍及傷口、持續的咳嗽、聲音沙啞或吞嚥困難、持續的疼痛及倦怠、身體的痣出現變色變大或滲漏。這七種現象可能是癌症的警訊,必須及早就醫治療。 治療的過程可以考慮採用中西醫合併治療的方式,利用現代醫學的手術及化放治療快速殺滅腫瘤,再運用中醫現代化生物科技,讓藥物快速抵達患部,同時增強自身免疫能力、減輕化放療產生的副作用、健旺病人的精神與體力,如此才能達到治療癌症的最好效果。

隨著科技的發達,以往必須以穿刺針來穿刺切片確診的肝硬化,目前已經出現非侵入性、沒有傷口不會疼痛的肝臟纖維化震波檢測儀,沒有出血與感染的風險,可以準確評估肝臟部位的軟硬程度。 肝硬化的病友們可以藉助現代醫學的最新技術,來確認肝硬化的程度,再透過合格中醫師的治療,使用中醫藥使肝細胞軟化再生,因為肝臟具有強大的再生能力,只要肝臟不發炎,加上充足的營養及休息,戒掉煙酒刺激物,配合中醫師的治療,初期的肝硬化會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許多病友在罹患確診肝硬化後,覺得有限制蛋白質飲食的需求,不敢吃肉也不敢吃高蛋白質的食物,事實上以中醫的觀點,除非已經出現肝昏迷或嚴重腹水,肝硬化初期患者其實可以正常飲食均衡攝取蛋白質,避免營養不良的情形發生,在飲食方面,不可以抽煙喝酒,也不要攝取辛辣刺激及高油脂食物,避免增加肝臟的負擔。肝硬化後期則必須控制蛋白質的攝取,採取低氨低鈉飲食。 肝臟對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因為肝臟負責合成許多重要的蛋白質,包括白蛋白及凝血蛋白,也負責解毒功能,清除體內毒素及廢物,一旦罹患肝硬化,除了在飲食方面注意外,也必須及早延請合格中醫師治療,避免肝臟細胞進一步壞死。

酒精性肝硬化一定要戒酒 肝臟負責體內營養的合成及毒物的排泄處理,這也包含人們飲酒喝下的酒精就是乙醇,肝臟透過一連串複雜的過程把酒精代謝掉,每天飲酒超過80克就有可能影響肝功能。 與酒精相關的肝臟病變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現門脈高壓、食道或胃靜脈瘤破裂出血及腹水導致病情惡化,在開始肝硬化中醫治療前,患者務必要戒酒,才會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蒲公英抗癌的資訊,造成某些患者嘗試使用。在中醫的典籍上蒲公英的確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效果,但蒲公英苦寒、不當及長期使用會造成傷身及傷腎。中醫藥講究君臣佐使,不鼓勵患者服用單味藥,有腫瘤或肝臟問題,還是必須延請合格中醫師診治,切勿自行服用草藥或不明藥物,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肝硬化是肝臟細胞受病毒、酒精或藥物影響而大量壞死纖維化,肝臟變硬而變成肝硬化。肝硬化不治療會造成食道或胃部靜脈瘤出血、下肢水腫、腹水、肝腎衰竭及肝昏迷。 初期肝硬化可透過中醫藥快速改善並治癒 請打 0800-012169 預約看診

台灣健保民眾年滿45-54歲民眾、40-60歲原住民,可享終身一次肝炎篩檢補助。40-60歲民眾則是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有肝功能GPT、GOT等項目檢查,如果檢查有肝功能異常,則可以尋求合格中醫師的治療。莊振杉醫師擁有30多年豐富行醫經驗,對於治療肝硬化、肝癌有獨到的經驗。 透過護肝、保肝中醫藥如:丹參、黃耆、雞血藤等複方的治療,可以修復肝細胞並促進再生、減少細胞損傷及變性,增強門靜脈血流量,阻止肝臟細胞進一步硬化。再讓結締組織網狀纖維的溶解大於生成,沉積同時代謝出去。

這幾年台灣在治療肺癌的領域,獲得了重大的成功,患者的平均壽命獲得了顯著的延長,五年存活率接近三成,從原先的10%成長至27%。所以肺癌不可怕,妥善治療就可以延長壽命不復發。 肺癌治療可以採取中西醫合併的方式,用現代醫學以手術化療或放療處理腫瘤,再以中醫藥強化自體免疫系統,肺癌中醫治療藉由現代生物科技純度化、酵素化處理,讓中醫藥有效能直接到達病原點,迅速強化自體免疫、抗氧化能力,阻斷癌細胞的養分通路,使癌細胞得不到養分而迅速萎縮